全球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分析
1.全球最繁忙机场排名分析
根据国际机场协会(ACI)2013年统计结果,全球最繁忙的30个机场如下描述。
表1: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飞机起降架次TOP30
机场的飞机起降架次反映机场的大小和运输服务能力。中国北京首都机场排名第六,广州白云机场排名第26名,香港国际机场排名第29名。美国有17家机场入榜,前5名全部为美国机场,美国依然是全球最大最强的航空大国。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增长最快,增速高达11.9%,排名22名。2008年的全球TOP30,美国有21家入榜,亚太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榜。
表2: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旅客吞吐量TOP30
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反映机场的旅客周转能力。中国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排名第2,增长2.9%;广州白云机场排名16,增长8.9%;上海浦东机场排名20,增长4.5%。增长最快的三大机场为阿联酋的迪拜国际机场,增长15.2%,排名第7;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排名18,增长14.9%;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国际机场排名21,增长17.4。
美国有11家机场入榜,相比与起降架次排名入榜数量有所减少,但是绝对量超过亚太。
亚太有9家入榜,其他入选的亚太机场包括,日本羽田国际机场排名第4,增长3.5%;香港机场排名11,增长6%;印尼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排名第10,增长4.3%;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排名13,增长6.2%;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排名25,增长7.7%。泰国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排名17,下降2%。
2000年的全球TOP30,美国有18家机场入榜,亚太只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香港的4家机场入榜。
表3: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货邮吞吐量TOP30
机场货邮吞吐量反映贸易活动量。香港机场排名第1,美国的孟菲斯排名第2。中国上海浦东机场名第3,韩国仁川机场排名第4,台北桃园机场排名15。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排名13,广州白云机场排名19,深圳机场排名24。
迪拜排名第6,樟宜排名12;伊斯坦布尔排名22。日本有两家入榜。
美国有8家机场入榜,相对于起降架次和旅客运输量,上榜机场数量较少,但也是入榜最多国家。
2002年全球最繁忙货运机场TOP30,美国有13家入榜,日本有3家,中国有3家,还有香港和台湾桃园机场。
2.全球最繁忙国际客运及国际货运机场分析
从国际旅客运输量和国际货物运输量,可以看到全球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和竞争力情况。
表4: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TOP30
国际旅客运输量反映机场的国际对外交流活动能力以及开放程度,这是国际航空枢纽的客运最关键指标。排名前5的依次为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法国巴黎国际机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
排名第二的迪拜国际机场增长15.5%,引人瞩目。韩国仁川排名第9,增长7.5%;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增长15.9%,排名第10;台北桃园机场增长10.6%,排名15。美国有两家机场入榜。
中国大陆没有一家机场入围,中国三大机场的国际旅客吞吐量低于全球TOP30。
2005年的全球国际旅客运输量TOP30,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和洛杉矶国际机场入榜。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以1454万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30。英国有四家入榜,伦敦就有三家入榜。
表5:截至2013年10月统计连续12月的全球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TOP30
国际货邮运输量是长途和国际贸易的主要指标。2013年全球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排名前5分别是:中国香港国际机场,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台北桃园机场排名11;北京首都机场排名20,增长5.3%;广州白云机场排名24,增长16.3。
其中阿联酋的迪拜机场保持较高增长,增长率6.7%;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增长21.9%,排名22。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增长14%,排名28。
3.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
综合以上五个排名,重点考量最繁忙机场中的国际客运和国际货运两项指标,以及各机场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遴选最具潜力的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第一,迪拜国际机场: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七,全球货运排名第六,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二,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二,且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正在建设中的迪拜新机场命名为“迪拜世界中心国际机场”,位于杰拜阿里港东侧的沙漠中,耗资330亿美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机场和整个中东地区的新地标。预计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1200万吨。(详细参见民航资源网“迪拜国际航空枢纽战略的成功经验”)
第二,香港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29,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1,全球货运排名第一,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三,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一。
香港机场依托开放自由港的优势,大力打造国际海陆空综合枢纽。2013年,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59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共412万公吨。机场连接全球约180个航点,包括44个内地城市。超过100家航空公司在机场营运,每天提供超过1000个航班。香港机场坚守“安全、营运效率、顾客服务及环境”四大原则,超过50次被推举为全球最佳机场。
香港国际机场成功发展为航空枢纽,多年来推动航空交通需求高速增长。IATA估计,到2030年香港国际机场每年处理的客运量将达1.023亿人次,货运量达890万吨,飞机起降量则达61万架次。正在建设的香港机场第三跑道系统可以满足2030年1.3亿人次,1000万吨货邮吞吐量的需求。
第三,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25,全球货运排名第九,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四,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三。
仁川国际机场是韩国国际客运及货运的航空枢纽,国际机场协会(ACI)2006年到2013的调查,仁川国际机场连续7年获得“全球服务最佳机场”第一名。(参见民航资源网“2013年ACI全球最佳机场排名”)
按照四期建设规划,仁川机场预计将于2020年最终极目标完工。在全体完工后,仁川机场将拥有2个旅客航站大楼、4座卫星客运廊、128个闸口及4个平行的跑道。仁川每年将能处理1亿人次的旅客及700万吨的货物。仁川预估能在2020前成为全球十大繁忙机场,而且还有扩张的空间。
第四,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3,全球货运排名12,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五,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八。
自1981年启用以来,樟宜机场以其优质服务享誉航空界,在1987年至2013年间共赢取超过400个奖项 ,其中在2013年赢得25个最佳奖项。虽然樟宜机场受到土地限制,但它亦曾构想为新加坡首个可永续使用且能不断扩建的机场。机场有一个长期发展计划,即是不断填海去扩大近一倍面积,目的是使樟宜机场能容纳最少2个航站楼和跑道。机场主计划是营运初期建成2个航站楼和跑道,之后在未来数年再增建2个航站楼。首期工程包括1条跑道和航站楼4、5个停机坪、充足的支援设施,包括1个大机停机堋、消防站、工厂与管理中心、空运中心、货运代理公司建筑物、航膳公司建筑物及高78米的控制塔。完成后会立即启动第二期工程,包括第2条跑道、23个至45个停机坪2号、消防站及、3个货运代理公司建筑物。
第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第22,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8,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十,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28。
伊斯坦布尔已经越来越成为连接欧亚的重要交通枢纽,未来新建设的伊斯坦布尔第三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空港。新机场位于伊斯坦布尔欧洲一侧的黑海岸,建成后将有6条跑道、16个包机位、165个停机廊桥、650万米停机坪、500个停机位。该工程将分四个阶段进行建设,第一阶段42个月内即2017年内完成,年客运能力将达9000万人次。全部建成后,年客运能力将达1.5亿人次。项目建设静态投资将达120亿欧元,整个项目价值超过300亿欧元。
第六,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20,全球货运排名3,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4。
上海浦东的国际旅客运输量2005年曾经进入过TOP30,但是最近几年增长速度比较缓慢。预期上海自贸区政策实施会进一步带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国际旅客运输量。(参见民航资源网“自贸区政策将加速上海机场综合航空城发展”)
浦东机场未来建设扩张计划,应该可以满足1亿人次,1000万吨货物的航空运输需求。
第七,英国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12,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3,全球货运排名第8,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2,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13。
第八,法国巴黎戴高乐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10,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8,全球货运排名第11,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4,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7。
第九,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排名11,全球旅客运输量排名第12,全球货运排名第8,国际旅客运输量排名第7,国际货物运输量排名第5。
比较特殊的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航空网络,商用机场地理区域位置相对平衡分布,无论客运还是货运都很庞大,而且多个大城市都是一市多场。在美国,分别针对国内旅客、国际旅客、国内货运和国际货运的不同功能,机场运输的功能进一步专业化分工和分离。(参见民航资源网“美国航空市场格局分析-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图1:北美主要枢纽机场2008年客运人次16亿
图2:北美主要枢纽机场2008年货运2900万吨
欧美航空业领先于全球,机场建设和航空网络相对完善,在现有航空运输产业中地位相对稳定。
图3:欧洲主要枢纽机场2008年客运超过15亿人次
图4:欧洲主要枢纽2008年货运超过1800万吨
在上面叙述的国际航空枢纽中,最具潜力的是阿联酋的迪拜、中国的浦东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浦东机场依托中国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同时贸易和旅游市场巨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空域开放和自由市场。期望上海自贸区的创新政策和能量能够给浦东国际航空枢纽带来一片蓝海。
4.中国如何布局发展国际航空枢纽
中国作为现在的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未来2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的航空市场。中国需要全球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无论是航空客运还是航空货运。在中国全面走向小康社会,区域发展平衡的基础上,中国的国际航空枢纽也必须向多极化多层次方向深入发展。无论是欧美国际航空枢纽的布局规划,还是迪拜和伊斯坦布尔的国际航空枢纽的成长经验,都需要我们思考学习和借鉴。中国需要扎实发展依托长三角的上海浦东国际航空枢纽,以及环渤海京津冀的北京国际航空枢纽、珠三角的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同时更应该顶层设计,及早布局,重点发展和布局内陆及中西部的区域门户枢纽乃至全球国际航空枢纽,以及多元化多中心的国际旅客航空枢纽和国际货运航空枢纽,以确保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对接能力和区域经济的和谐与平衡。